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
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
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A)。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
C、合作性讨论D、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
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C)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6、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C)
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
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
8、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B)
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C、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D、针对性整合性自主性
9.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D)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A改革开放B“三个有利于”标准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和平与发展
1.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
A小康社会B信息化社会C学习型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B)
A、课程性质B、基本素养C、教学原则D、评价建议
1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B)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
1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C)。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19、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D)次。
A、7B、4C、5D、8
20、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C)放在中心位置。
A.学生B.教材C.教师D.教师和学生